曾經有不少朋友問過我,每天煮飯難道沒有不知道該煮什麼的困擾嗎?仔細回想一下,對我而言似乎沒有這樣的煩惱,這或許和我準備餐食的習慣有關。在肺炎疫情爆發前,我幾乎每天中午都做便當送去給老公,一道主菜加兩樣配菜是基本原則,通常在週末時我會檢視冰箱裡剩有的材料,粗略地擬定接下來週一到週五的便當菜色,接著再列清單寫下需要添購的食材,這個做法不僅可避免食材堆積在冰箱裡失去鮮度,也可以在設計菜色的同時,確認是否餐餐都達到均衡飲食的好習慣。至於現在老公因為疫情而改在家工作,雖然中午暫時不需要再為他準備便當,不過他經常在電腦前忙到沒空檔好好休息吃飯,有鑑於此我就把原本早餐該喝的那杯綜合蔬果昔改在中餐時間喝,如果下午肚子餓了那就再準備一些水果當點心,所以晚餐通常就會是一道主菜、兩樣配菜的組合,而這餐飯也算是一天當中我們吃的較正式且完整的一餐。
我平常蠻喜歡看日本的料理節目,並且從中獲取許多料理的知識和技巧、以及食材的搭配運用;雖然日本料理用的基本調味不外乎醬油、清酒、味醂和高湯,但是因為份量比例的差異就可以呈現不同的風味,這點倒是蠻神奇的;另外還有一點更令我驚訝的是,他們至今始終堅持傳統的日本飲食習慣,認為:一日至少要攝取三十種以上的不同食材,因為每種食材的味道、質感,甚至營養價值都不同,縱使有些菜可能只吃一小口,但是經過搭配而創造出來的風味,卻可為料理品嚐的過程帶來許多樂趣,這也可說明為何他們一餐飯吃下來,總是用上許多小碟小盤,對日本人而言用餐文化不只是著重於味覺,於視覺上也有另一種薰陶和感受。
很多人也許會說,我們現代人因工作繁忙,是否能好好吃頓飯都是奢望了,哪還有餘力花時間去預備這麼多菜色?其實利用週末做點可以保存在冰箱的常備菜,或是做個一鍋到底的麵食,丼飯,都是我從日本料理節目中習得的小撇步,關於常備菜今後有機會我再陸續分享一些給大家;今天我想教大家做的中華丼,就是一道色彩豐富、營養均衡的快速料理;中華丼是日本獨創的中華料理,聽說原本是一家中華餐館的員工餐,因深受員工的喜愛而成為餐館的固定菜色,我第一次在日本吃到中華丼時,直覺它就類似我們的肉羹飯,只是用料更豐富、芡汁更濃稠的差異,應該可以稱為什錦羹飯吧!這道料理的食材可以自由變化,主要材料的豬肉片亦可用魚片、蝦仁或干貝、軟管海鮮取代,蔬菜部分則以大白菜、筍片、洋蔥、青椒和紅蘿蔔最為常見;另外,乾貨向來有濃縮的香氣,是為增香提味的好食材,因此我使用了家裡剛好有的香菇和金針;至於鵪鶉蛋則是我自己「高級加強版」的秘密食材,原因無它只是我家老公特別愛吃鵪鶉蛋罷了!如果不易取得鵪鶉蛋亦可用炒蛋取代,打散蛋液加一大匙水打散後,入鍋將雞蛋炒得鬆鬆軟軟、盛起備用,最後起鍋前再拌入醬汁中吸取芡汁,吃起來也是相當美味。今晚就翻翻冰箱裡的食材,為家人做一盤食材多樣、色香味俱全的中華丼飯。
所需食材:(2人份)
大白菜葉 4片(菜梗斜切片、菜葉手撕大片,分開放)
豬里肌肉薄片(或五花肉薄片) 150克(用1小匙麻油和1小匙醬油抓醃一下)
乾香菇 4朵(泡水後對半切,香菇水留著備用)
乾金針適量(約20朵,泡熱水後去除蒂頭並打結)
鵪鶉蛋 8顆
調味醬汁:
泡香菇水+水 200ml
雞湯粉 1小匙
清酒 、醬油、日式中濃醬汁和片栗粉 各1大匙 **照片1
做法:
1、先準備一個調理杯將調味醬汁混和均勻備用
2、炒鍋用2小匙沙拉油+1小匙麻油熱鍋後,放入肉片炒約5分熟再加入大白菜梗 **照片2-3
3、轉用中大火翻炒菜梗約1分鐘後再放入香菇和金針炒30秒 **照片4
4、放入菜葉後再將調味醬汁仔細攪拌(因為片栗粉容易沈澱),接著一口氣倒入鍋中蓋上鍋蓋燜煮2分鐘 **照片5
5、接著開蓋放入鵪鶉蛋、再將鍋中食材輕輕翻炒拌勻後繼續蓋上鍋蓋悶煮2分鐘 **照片6
6、關火起鍋前從鍋邊嗆淋適量黑醋提香
7、預備深盤2只裝好白飯後再澆淋剛才煮好的中華丼,撒上適量七味粉(或白胡椒粉)即可品嚐 **照片7
小提醒:
1、這個中華丼也可以拌烏龍麵吃;先把烏龍麵煮至7分熟,在做法4的時候放進去一起煨煮即可
2、日式中濃醬汁在日超或中超都可購得;如果沒有的話用黑醋加適量蜂蜜取代亦可 **照片8
Comments